小米宣称要售卖高端手机,然而当下其在6000块以上价位的市场占比还不到5%,如此看来它的高端化发展道路就如同蜗牛爬行那般缓慢 。
高端化是门玄学
小米宣称要冲击高端市场,然而就连自家的人都不相信。五年前,公司内部还在讨论要不要弄个新品牌来打造高端形象,最终决定使用小米这个标识,如今想来真是大胆。毕竟众人皆知,小米手机以前的宣传口号是“性价比”,现在却突然表示要售卖高价产品,这就如同狗突然学会说人话那般不可思议。
但卢伟冰讲去年在4000到6000元的市场里占了17%,这话听起来很吓人。然而一查看数据,6000元以上的份额依旧只有5%,这表明大伙购买小米高端机就如同买彩票一样,中奖的几率极低。
卖手机不如卖故事
小米所谓的高端化策略,说白了就是靠堆砌配置再加上吹嘘。卢伟冰讲玄戒O1补上了最后一环,这说法听起来跟武侠小说似的。不知情的人还以为小米发明了九阴真经。实际上,这东西就是个图像处理芯片。其他厂商早就玩得很溜了,小米现在才跟上。这补环的操作就跟打补丁一样,特别勉强。
然而小米在营销方面颇为拿手,它能将落后的技术巧妙包装成黑科技。此手段在低端市场颇为有效,可在高端市场,消费者更认可苹果、华为这类真正的行业巨头。如今的小米恰似一个身着西装的暴发户,外表看似光鲜亮丽,一开口却还是那套“不服跑个分”的说辞。
1.8亿台的野望
卢伟冰讲今年打算卖1.8亿台手机,比去年多出1000万台。听起来挺唬人的,不过认真算一下,平均每天得再多卖2.7万台。当下手机市场都在缩减规模,小米却还想着逆势上扬,这目标定得就跟减肥规划似的,刚开始满怀豪情壮志,到年底很可能会被现实打脸。
更逗的是,他讲“改善结构比增加销量重要”,可紧接着就定了个销量目标。这就好比说“我得重视健康”,然而天天熬夜,还吃炸鸡,嘴上虽说不要,身体却很老实。
汽车是下一个坑
小米表示要先把手机做好,再把汽车做好,其他产品暂且放一放。可问题在于,手机的根基还不稳,就打算去造车了。这种操作,就如同还没学会走路,就想着去跑马拉松一样,太离谱了。雷军宣称造车是他最后一次创业,听起来挺悲壮的。然而网友却指出,这话他十年前就说过了,可到现在他还在创业,就好像是永远毕不了业的博士生一样。
并且汽车行业可比手机行业难混多了,特斯拉都已经开始降价了,小米却在这个时候进入市场,这就好似赶上了最后一趟车,结果却发现车上全都是没座位只能站着的人。
6000块的烦恼
卢伟冰称6000元以上的市场仅占5%,这一数据将小米的尴尬处境暴露无遗,即卖价格低廉的产品时众人纷纷抢购,一旦提高价格便无人问津。这就如同街边小吃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米其林餐厅,老顾客会嫌价格太贵,新顾客则会嫌档次太低,最终两边都不讨好。
小米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品牌形象,大家都认为它就应该卖1999元的手机。突然涨到6999元,消费者的心理接受程度如同坐过山车般刺激。华为能够卖高价是因为有自研芯片,小米依靠高通和联发科,这种高端化就好似租来的西装,无论怎么熨烫都像是借来的。
海外市场还早
小米打算先把国内市场拿下,之后再考虑出海,这种想法挺实在。毕竟在国内都卖不出好价钱,跑到国外更没人会认可。这就好比国产电影在国内票房惨败,却还幻想能拿奥斯卡奖,简直是白日做梦。
但问题在于,国内市场竞争更为激烈,苹果、华为、OV都在争夺高端市场。在这个时候,小米宣称要冲击超高端,这就好比业余选手去报名参加奥运会,勇气值得称赞,不过奖牌就别指望能拿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