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降价,跟超市里快过期的酸奶打折似的——买的人心里美滋滋,觉得占了便宜,可卖的人那心里,就跟被割了一刀似的疼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近来了一招,弄了个倡议书,表面上看是让大家别再打价格战,实际上,就是在说:家伙们,给点薄面,别再互相伤害了!

车企为啥爱打价格战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1张

汽车厂家咋都像抢着甩卖似的?还不是因为卖不出去。瞧瞧今年5月,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都超过40%了,听起来挺风光,可这背后却意味着燃油车更难卖。这不,某家车企5月23号带头打折,其他厂家赶紧效仿,跟菜市场大妈抢特价鸡蛋似的。可问题是,降价虽爽,利润却像火葬场一样烧光,最后要么是减配,要么是售后服务缩水。

降价的后遗症很要命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2张

搞价格战就跟减肥吃泻药似的——体重是掉了,人差点儿虚脱。去年有个牌子一降价就3万,结果被人戳穿偷偷换了个便宜轮胎。还有个4S店,承诺的免费保养最后改成了“免费检查,换件得另掏腰包”。消费者以为自己占了便宜,实际上都是被割了韭菜。

协会的倡议书能管用吗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3张

中汽协这倡议书写得跟情话似的,弄啥“齐心协力”“稳步发展”,可就是连罚款都使不上,执照也吊销不了。这不就跟小区物业贴个告示,让大家别乱停车一样,该停的还是得停。去年那德系牌子被爆垄断,罚款都压不住,这倡议书能起啥作用?

消费者到底亏不亏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4张

看起来便宜挺美,可咱买的时候得小心点,卖家那心眼儿比针尖儿还细。比如那电动车,一降就是两万,转眼间终身保修就变成了五年。还有更逗的,说是官方降价五万,结果选个配件就得再加六万,数学不好的人直接就栽坑里了。所以,买车的时候可得带上计算器,最好是再找个会计帮忙算算账。

价格战最后谁会完蛋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5张

在这场乱战中,最先挂掉的一定是那些小打小闹的厂家。就像奶茶店之间的价格大战,最后能挺过去的要么是蜜雪冰城要么是喜茶。有个新冒头的家伙去年手头上的现金撑不过三个月,现在还跟着降价,这不就是ICU里头的人跑去参加马拉松吗?反观那些电池厂和轮胎厂,那可是赚得盆满钵满,毕竟车可以降价,但配件那东西可不能随便送人。

未来会不会更离谱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6张

这势头下去,明年说不定就能看到“买辆车送套房”、“买辆车还能抽奖中石油”这种奇葩操作。已经有汽车厂商在琢磨“无人驾驶出租车”这事,还吹嘘“车随便你开,赚的钱我分一半”。下次干脆来个“买辆车送对象”,保准销量能翻个跟头。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7张

快科技:汽车市场价格战重燃,中汽协发声维护行业秩序  第8张

这事得好好琢磨琢磨:汽车降价,是真给咱们实惠还是又是在割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韭菜?快去评论区晒晒你的购车账单,点赞数最高的那位,我送你一份《如何不被4S店坑》的秘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