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车价格战激烈到这种程度,连《人民日报》都看不下去了。6月1日有一波操作,直接给车企们踩了急刹车,就差没喊出“再降价就抓人”这样的话了。
价格战打到裤衩都没了
当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,其降价的速度比双十一还要快。上周才提的车,这周就贬值了两万块,车主们在充电桩那儿都要哭晕过去。更悲催的是二手车商,收车的价格一天一个变化,比炒比特币还要让人觉得刺激。
中汽协发出的那份倡议书,意思就是让大家别再打了,再打可能会出人命,工信部则更厉害,直接表明价格战没有未来,那语气就如同班主任教训小学生一样。依我看,当下某些车型的利润率,甚至比不上路边摊卖煎饼的 。
10万没人要20万抢着买
还记得当年售价10万的国产车不?就算销售满脸堆笑,也没人去搭理。如今可不一样了,20多万的国产新能源车得排队半年才能买到,这剧情比国产电视剧的反转还要魔幻。某新势力门店的销售讲,现在客户进店第一句话不是询问配置,而是问“加多少钱能插队” 。
比亚迪的销售更狂躁,直接跟客户讲“爱买就买,不买拉倒,后面排着200号人呢”。照我看这哪是卖车分明就是抢春运火车票的架势。话说回来,如今国产车的智能座舱,确实比某些合资车的塑料内饰强太多了。
创新才是硬道理
特斯拉凭啥能轻松赚钱?人家在电池管理方面拥有超多专利,那些专利堆起来比马斯克的身高还要高。国内有个车企的老总在私底下讲,他们在研发上投入的资金,还赶不上特斯拉的零头。光想着靠降价这一招,终究是要失败的。
瞅瞅人家宁德时代的电池,能量密度每年都在上涨,成本每年都在下降。这才是正确的道路,比天天搞“限时降价”这种营销手段厉害多了。听说某车企的工程师,如今天天在实验室里打地铺,这才是中国制造的希望所在。
资本的游戏玩不久
有些造车新势力,PPT做得比车好看,股价炒得比特斯拉还高。然后?老板套现去买游艇了,只留下车主在维权群里骂娘。去年有一家车企搞“买一送一”,如今连售后网点都撤得干干净净了。
投资人王胖子讲,他去年投资了某新能源项目,今年这个项目已经找不到办公的地方了。依我看这些搞资本的,比二手车贩子还不可信。起码二手车贩子还会给个方向盘,他们连方向盘都是用PPT画出来的。
出海不能光靠便宜
德国人最近拆解了一辆国产电动车,他们发现成本控制确实很厉害,然而某些设计仍散发着山寨的气息。东南亚某国经销商吐槽说,中国车除了价格便宜之外,能不能给出一些其他的卖点?
奇瑞在俄罗斯销量挺好,可当地的人还是认为德国车更具档次。这事就如同手机市场的情况,要是华为没弄出麒麟芯片,如今或许仍在和山寨机争夺市场份额。有个车企国际部的老总喝醉后讲:“咱们的车往国外销售,不能老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。”
长期主义不是喊口号
比亚迪坚持自己研发电池十几年,如今总算尝到甜头了。再看看某些跟着别人脚步进入市场的,就连变速箱都得向外购买,还大言不惭地称自己是新能源车企。宁德时代曾老板有句很出名的话:“研发投入得跟吃饭一样,绝不能停止。”
某新势力去年挣的钱,全拿去请明星代言了。我觉得这做法,和月入三千买名牌包撑场面没两样。听说他们车间里,德国进口设备都开始积灰了。真应了那句话:潮水退去才晓得谁在裸泳。
看完这场价格战闹剧,我就想问问各位车主,下次买车的时候,您是会选择降价两万的“骨折价”神车,还是会选择贵两万但有真技术的实力派呀?